过量使用除磷剂的影响
除磷剂是城市水源水混凝除浊处理和除磷的物品。能在处理城市水源水混凝除浊的同时,达到深度除磷的目的。因此,处理后饮用水中的磷含量降低到极限值以下,无需改变原水处理工艺,无需增加大型水处理结构,简单易行,经济实用,可获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。污水处理中常用的除磷方法是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,一般采用化学除磷法处理含磷废水。化学除磷法通常使用铁系除磷剂,因此在污水处理过程中,由于某些因素,往往会影响最终的使用效果。除磷剂过量的影响如下:
一、污泥量增加。在废水除磷处理中,当除磷剂量过大时,产泥量过高。这也是它相对于微生物处理在废水除磷处理中的缺点。过量添加会使水中的金属磷酸盐更多,形成更多的污泥。
二、水体变黄。过量添加除磷剂时,由于常用的除磷剂属于铁盐除磷剂,在水中形成过多的铁离子或铝离子,会使水体呈黄色或棕色。
三、过多的正电荷金属沉积物吸附在菌胶团(负电荷)表面,使菌胶团的电荷变化,在PAM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了压泥的难度。
四、污泥处理难度加大。当除磷剂过量添加时,污泥中的无机金属盐除了污泥量的增加外,还会增加污泥处理的难度。
五、增加絮凝,化学除磷剂的另一个身份是聚合物无机絮凝剂。与PAM不同,过量的进水絮凝剂不会反溶,可以保证一些污泥絮状不良污水处理厂的出水清澈。
六、过多的正电荷金属沉积物吸附在菌胶团表面,削弱了细胞外多糖(EPS)的作用,削弱了菌胶团的絮状物,导致活性污泥絮状物变小。
七、pH值下降。因为除磷剂是一种弱酸性聚合物药剂,在废水除磷处理过程中,酸性药剂的增加使整个水质酸性增强,pH降低。
因此,在添加除磷剂之前,应根据污水中的磷含量、污水中的磷种类、处理出水中的磷含量(出水应符合国家含磷标准)和除磷效率。最终投入量的确定是通过不断的小试和中试实验来确定,或者根据同行类似方法的经验来确定,然后小试进行改进,确保出水达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。